发布时间:2023-06-24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统一部署,2022年8月下旬至9月底,省委第五巡视组对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开展了营造“三个环境”专项巡视。2022年11月9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视整改组织领导情况
(一)提高站位抓整改,深刻领会巡视整改的重大意义
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把营造“三个环境”作为服务全省大局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坚决拥护省委关于专项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有力措施,作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工作。委党组认为,此次专项巡视是省委对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在营造“三个环境”方面工作的一次“政治体检”,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客观公正,切中了要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委党组诚恳接受巡视组反馈的每一条意见,严肃对待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把巡视整改作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坚决做到强化认识抓整改、落实责任抓整改、举一反三抓整改、建章立制抓整改,力求把问题解决彻底、整改到位,确保巡视过的问题不再发生,进一步净化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政治生态,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和不竭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落实责任抓整改,精心制定巡视整改工作方案
委党组以明确整改责任、推动责任落实为抓手,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委党组书记、主任为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委党组成员、驻委纪检组组长负责加强与省纪委监委沟通协调,其他委党组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负责各自领域问题的整改,牵头处室和责任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具体整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序、责任全覆盖的整改工作格局。认真制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关于省委第五巡视组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整改目标、组织领导、整改措施、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限。2023年2月4日,委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聚焦巡视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全面认领和查摆问题,深入剖析原因,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委党组书记带头履行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把自己摆进去,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党组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领衔分管领域问题的整改工作。各责任处室(单位)对反馈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逐条细化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三)建章立制抓整改,标本兼治固化整改成果
整改过程中,委党组坚持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既强调在集中整改期取得实质性成果,又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着力推动建立管长远的制度机制。自巡视整改以来,我委组织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医疗救治服务保障方案>等6个方案的通知》等新冠疫情防控救治的制度规定,《中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等加强委党组系统理论学习的制度规定,以及业务类管理文件共计19项,在夯实营造“三个环境”制度基础、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二、整改进展情况及成效
(一)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系列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够到位,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有差距”方面
1.关于“学习传达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
整改情况:印发《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方案》等5个文件,突出学习宣传8项重点内容,提出13条举措,安排12项重点学习宣传活动。一是委党组带头领学。召开委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委党组书记、主任在省卫生健康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弘扬建党精神 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卫生健康力量》为题,向全体党员干部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委党组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学习,宣讲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目前,委主要领导集中宣讲3次,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扩大学习3次,交流讨论3次,支部主题党日学习5次,邀请专家专题辅导6次。二是举办培训班集中学。联合省委组织部在红安县举办2022年全省医院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在英山县举办部省属医院、委属单位党员教育专题培训班;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专题培训班。三是党员干部自主学。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干部在线学习,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自主学习。
2.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不够深入”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与省科技厅共同筹备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专项科研攻关项目,推进医疗、科研、产业进步,发挥科研攻关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防、筛、管、治、研”一体化卫生健康科技发展模式。二是协助省科技厅开展卫生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考评综合试点。从医疗服务、医疗效率和医疗安全等多维度对医疗人员技术水平进行量化评分。三是办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定期收集各责任部门工作进展,分析评价落实情况。四是联合省科技厅研究制定湖北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改革完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推动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医院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遴选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培育争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遴选支持一批中医药科研项目,提升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促进中药产品研发;鼓励支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中医药科研转化。五是拟定《湖北省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落实我省医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我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3.关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纠治不力”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全流程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全流程管理,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二是扎实开展整治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工作。成立委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专班,印发《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整治工作方案》,提出5个方面14项38个具体整改工作任务,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持续推进、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等28项整改措施,同时对照重点工作清单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修订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内部监管。加强与公安、药监、医保等部门沟通协作,通过座谈会、上门沟通等形式,推进案件查处、信息共享,督促指导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整体推进整改工作。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迅速行动,深入推进整治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共自查出不合理医疗检查问题740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医疗机构1707家,查处不合理医疗检查问题4383个,处理处罚5569人次。三是加强统筹推进,将落实省监委监察建议整改与整治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清廉医院建设和公立医院巡查工作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委机关各相关处室根据工作职责,采取专项整治、公立医院巡查、交叉检查等措施,组织各地、各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加强监督检查。
4.关于“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够高”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持续推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向非省会城市倾斜,202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推荐襄阳市、荆州市、黄石市、荆门市、恩施州相关医院作为项目建设单位,非省会城市占比62.5%。二是持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指导县级医院提标扩能。2022年,县级医院中共新增三级医院18家,新评定三级甲等1家,三级乙等5家;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全省共建设130个县域医共体。三是全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印发《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设置规划(2021~2025年)》,持续推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向县级医院倾斜。设置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省级财政给予两千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2022年共有63家县级医院的118个科室入围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在行业评分中,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给予5-10分政策倾斜。四是完善医疗服务质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市级质控中心建设。2022年完成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和襄阳市等市级门诊质控中心建设,并委托省级门诊质控中心定期开展市级质控中心工作督导,不断健全全省质量管理网络;优化门(急)诊服务,针对预约诊疗率较低及患者等待时间较长等突出问题,督促指导各医疗机构合理配备自助服务终端,提供更多便捷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水平。五是加强门诊信息化建设,提升门(急)诊病案管理水平。建立全省病案精细化管理体系与管理规范,印发《湖北省门(急)诊病案首页书写规范》,并在全省多次开展规范解读培训,目前全省门(急)诊病案首页系统构建与数据上报工作已正式展开,为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六是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便利群众就医。2022年12月,我委将所有三级医院均纳入互联网医院建设单位,积极推进线上问诊等业务开展,不断完善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环节的服务,解决部分群众的就医需求。
5.关于“协调推进疾控体系改革不够主动”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积极与省财政厅沟通,争取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省疾控中心“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缺口经费保障力度。二是督促襄阳市印发了《襄阳市市直疾控机构等单位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试点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落实疾控体系改革试点工作。三是督促各地加快公共卫生总师配备。针对反馈问题,指导黄冈市和公安县等地积极做好公共卫生总师配备工作,目前武汉市汉阳区、宜昌市伍家岗区、猇亭区、西陵区、荆州市荆州区、十堰市茅箭区、房县、黄冈市英山县等8地已补充配备公共卫生总师。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和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
6.关于“履行‘湖北样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不够到位”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和实施效果摸底。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委(局)分别成立验收小组,对照项目的可研和初设方案,开展业务验收。截至目前,17个市州已完成竣工项目验收1161个。经对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委(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验收评估,与2019年相比,全省新增医疗床位5万张,建成发热门诊(诊室)1555个,为分级分类救治患者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在本轮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建设效益明显。二是立即摸清省、市(州)、区(县)公共卫生总师配备现状,对尚未配备到位的地方下发工作提示函。三是检查省妇幼保健院光谷分院执业登记验收资料,经核查,省妇幼光谷分院现已通过执业登记验收。四是通过调取发热门诊接诊记录等资料核查签字情况,襄州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处于正常运行中。
7.关于“‘补短板’项目建设进度与预定目标有差距”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跟踪督办未开工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系统实时调度,实施“点对点”跟踪推进。对未开工项目进行督办,梳理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倒排建设工期,加快推进进度。截至目前,全省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建设项目1819个,已开工项目1800个,其中竣工1338个,施工462个,项目开工率99%,竣工率74%。二是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落实中央预算内、省预算内投资。对省疾控中心综合能力提升项目、4个平战结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重大项目现场督导查看项目建设情况,要求各项目单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确保各重点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目前,武汉协和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二期项目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鄂西南(宜昌)、鄂西北(襄阳)、省人民医院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疾控中心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力争年内竣工。三是组织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专家,启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研究工作,推动尽快建立基本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二)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不够扎实,解决问题效果不明显”方面
8.关于“察民情不够全面”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关于确定省卫生健康委党员干部基层联系点做好走访调研工作的通知》,委领导实行“包点连片”,到基层联系点进行走访调研,委党组书记、主任先后到荆门市、秭归县、国药湖北公司、南药湖北公司、襄阳市、通城县、广埠屯社区、银海雅苑社区等地(企业)走访调研,开展“三访三问”,深入了解医疗机构发展、企业经营情况、社会福利院、托幼机构建设情况以及社区群众困难,患者看病就医难题等。委其他领导先后多次深入社区、企业、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就医群众、社区(村)民需求。截至目前,委领导共下基层走访调研82次。二是委领导多次走访下沉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下沉工作队,深入社区了解疫情防控,并将社区健康促进示范作用不明显问题纳入“三张清单”予以解决,积极发动社区群众共建共治,充分发挥社区健康阵地作用。三是针对企业纾困解难方面,制定“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工作方案,建立企业帮扶包联工作机制和问题解决机制。截至2022年12月7日,涉及市场主体的16家企业36个问题已全部解决。四是把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调研机制,实行重大决策调研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制度,调研成果交流制度,促进调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9.关于“对委直属单位督导不够实”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各督导组对前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查漏补缺,督促各单位对清单的编制情况进行自查,对巡视指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科学规范编制清单,合理安排任务完成时间。二是通过查看台账、抽查核实等方式对各督导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10.关于“解决问题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
整改情况:委党组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强化措施,积极推进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免费订单定向培养、社会招聘、在岗学历提升、派驻巡诊等方式配备大学生村医4488人,15个百万人口、经济百强县的综合医院均建设成为三级医院。全省共谋划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1819个、规划总投资1958亿元,其中县级及以下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63%、67%。全省已建立县域医共体130个,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73家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完成发热门诊改造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巡回医疗服务车949辆,为150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远程视频终端、DR、彩超等常规医疗设备,为24025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各地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签订共建协议,通过走下去,请上来“上下联动”,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共选派1713 人次到基层单位服务,接收基层进修学员 213名,捐赠价值1023.5万元的医疗及办公设备,举办了162场培训班,参训学员达4.6万人次,开展了241场健康义诊活动,参加群众达2.6万人;共向全省1400多家县域医院和基层机构推广心脑血管病防治和中医适宜技术,建成基层胸痛救治单元1300家,基层卒中防治站536家,开展基层溶栓906例,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溶栓“零突破”。二是加大问题解决力度,定期通报督促各单位加快问题解决,委党组对下基层实践活动持续深化阶段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有力促进各单位问题解决,推进实践活动见成效。截至2022年12月16日,委领导和直属单位共收集梳理纳入“三张清单”问题208个,已全部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集中整改,我委巡视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委党组深刻认识到,对照省委要求,还有不少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一些难点问题还需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下一步,委党组将严格按照省委关于巡视整改的工作要求,不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结合卫健职能,持续营造“三个环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委党组坚持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学细悟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履行好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慎终如始的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以整改实际成效推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是巩固深化整改成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巡视持续整改工作。坚决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进一步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建章立制,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对于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将持续推进的整改任务,做到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坚持“四个融入”,把整改工作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巡视成果,为推动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坚持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精神,着力纠治“四风”,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提高内部巡察质量,把省委巡视整改情况纳入内部巡察监督范畴,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与利剑作用,持续推进卫健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落实落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清廉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健康支撑。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集中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27-87154230;邮政信箱: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北路39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巡察办;电子邮箱:hbswjwxcb@163.com。
中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