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新丞华国际会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展商登录
观众登录
English
x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
第3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网上预登记系统暂时关闭。
更多事宜请联系:0531-81219071发邮件至 cmee@chenghuaex.com
导航
首页
关于医博会 +
展会概况
展会介绍
基本资料
展区划分
主办单位
展馆介绍
365必威皇冠万博
展馆平面图
精彩回顾
基本介绍
展会写真
下载中心
展商中心 +
参展指南
展位预订
展商登录
展商服务
馆内电力安装说明
运输/物流服务
展商秀中奖企业
展商信息收集
观众中心 +
参观指南
365必威直播
365必威直播
展商名单
参观须知
贵宾VIP服务
参观联系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展商新闻
电子快讯
合作媒体
邮件订阅
网上展厅 +
按展商搜索
按展品检索
展商视频
医展播
商旅服务 +
旅游指南
酒店预订
交通指南
签证信息
同期活动 +
52betway
丞华展览 +
搜 索
首页
关于医博会
展会概况
展会介绍
基本资料
展区划分
主办单位
展馆介绍
365必威皇冠万博
展馆平面图
精彩回顾
基本介绍
展会写真
下载中心
展商中心
参展指南
展位预订
展商登录
展商服务
馆内电力安装说明
运输/物流服务
展商秀中奖企业
展商信息收集
观众中心
参观指南
365必威直播
365必威直播
展商名单
参观须知
贵宾VIP服务
参观联系
媒体中心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展商新闻
电子快讯
合作媒体
邮件订阅
网上展厅
按展商搜索
按展品检索
展商视频
医展播
商旅服务
旅游指南
酒店预订
交通指南
签证信息
同期活动
52betway
丞华展览
展商登录
观众登录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陆
观众登录
展商登录
官方微信
第51届会刊
返回顶部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沪市医疗器械企业市值逼近8000亿元 头部企业表现突出
行业新闻
沪市医疗器械企业市值逼近8000亿元 头部企业表现突出
发布时间:
2022-10-15
分享:
上市公司三季报帷幕逐渐拉开。10月11日晚间,沪市企业万泰生物发布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5亿元至39.5亿元,同比增加216%到232%。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原因之一是新冠检测试剂收入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
沪市共有58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沪主板15家、科创板43家,相关企业合计市值7929亿元,有21家企业市值超过百亿元,市场认可度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从过往业绩来看,沪市医疗器械企业整体业绩向好,头部企业表现突出。其中,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科创属性十足,技术水平含金量高,积极推动提高国产替代水平,展现出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成长价值。
整体业绩向好
体外诊断企业尤为突出
从细分行业看,沪市医疗器械企业以体外诊断和医疗耗材业务为主,分别为27家和21家,另有10家企业主要从事医疗设备制造业务。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增,万泰生物称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中之一是因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新冠原料和新冠检测试剂的收入及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从历史业绩来看,
沪市医疗器械企业整体业绩向好,头部企业表现突出。沪市医疗器械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1238亿元,同比平均增长46%,实现归母净利润总共302亿元,同比平均增速近100%。
12家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1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0%。金域医学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45%;东方生物归母净利润近50亿元,同比增长193%;热景生物归母净利润21亿元,增长超过18倍。今年上半年,沪市医疗器械企业保持了良好增速表现,合计营收达到837亿元,同比平均增长52%,合计归母净利润229亿元,继续维持翻倍的增长速度。
其中,科创板体外诊断企业业绩尤为突出。疫情暴发以来,已上市科创板体外诊断企业在资本助力下,更是纷纷加大试剂研发力度、加快扩产项目建设,疫情期间全负荷生产,以满足全球检测试剂的需求,板块企业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64%和61.45%。
创新驱动进口替代
提升国产产品话语权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以及医改、分级诊疗、扶持国产设备等国家政策的推动,进口替代是过去十年器械发展的主旋律,未来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7年至2021年期间,国产化率高于50%的品种数量逐年增长,从2017年810项增至2021年907项,近5年进口替代优势品类复合增长率为2.87%。
在进口替代方面,
沪市多家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国产产品话语权逐步加强。万泰生物、安图生物等体外诊断企业,在化学发光等技术领域积极创新,不断挑战大型跨国企业市场地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分级诊疗、医保控费等医疗改革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而创新是推动医疗器械产业进口替代的主要动力。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科创属性十足,技术水平含金量高,积极推动提高国产替代水平。43家科创板企业2021合计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研发人员规模超万人,研发投入处于较高水平。
华大智造、联影医疗等科创板上市企业,依托自身创新实力,实现了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核磁共振成像等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突破,各项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联影医疗在MR全产品线、CT探测器等领域实现自研自产,相关MR、PET/CT和PET/MR、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达到排名第一;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的三维电生理设备先后取证,为我国电生理设备破局打下基础。
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支持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离不开快速有效的诊断技术。自发生疫情以来,体外诊断技术在其鉴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测序分析到核酸分子检测,再到抗体抗原检测,相关上市公司为市场输出了各种新冠检测产品。
在PCR类仪器方面,过去一年国产仪器公司聚集性发力,如安图生物、明德生物、等企业均是首个仪器类产品获批。在这个过程中国产仪器不仅实现了产品研发,还注入了诸多创新,如安图生物的全自动一体机、万孚生物的分子POCT一体机、致善生物基于多色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的一体机等。
在试剂方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自2020年1月启动应急审评以来,共完成了67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审批,其中包含33个核酸检测试剂盒、31个抗体检测试剂盒和3个抗原检测试剂盒。圣湘生物、硕世生物等上市公司均有检测试剂获得批。
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临床急需质量可靠、性能优秀的诊断试剂,万泰生物及时研发出酶免、胶体金、化学发光、核酸等新冠病毒相关诊断试剂盒,并取得欧盟CE、美国FDA的EUA紧急授权、WHO的EUL紧急授权等境外出口产品认证。
同时,相关企业积极支持“国家队”海外抗“疫”,如圣湘生物为最早支援武汉抗“疫”的核酸生产企业之一,新冠检测“圣湘方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为法国、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塞尔维亚等国家抗“疫”的主导方案。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国家医保局再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集采,专家建议应当中性看待
>
下一篇:
翔宇医疗三大产品入选《第八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