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是治疗金标准,但心脏移植供体来源很有限。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在近20年来逐渐崛起,成为了治疗心衰的有效手段。
近日,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就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进行了阐述。
血泵是心室辅助装置的核心组件,根据其工作原理,技术发展经历第一代搏动血流,第二代机械轴承平流和第三次磁悬浮轴承平流三个阶段。
第三代血泵叶轮为可悬浮多自由度控制高速旋转产生机械抽吸力,属于无接触轴承,因此消除机械摩擦,可以提高泵运转工作寿命及生物相容性。
HeartMate Ⅲ是目前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衰2年生存率可达79%,已媲美心脏移植,同时脑卒中事件0,机械故障率0,彰显该类血泵未来在心衰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
心室辅助装置长期替代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是不适合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如高龄、化疗药物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PRA抗体强阳性等。
由于血液相容性显著优化,第三代全磁悬浮血泵治疗轻症心衰患者风险-获益比进一步改善,潜在适应证大幅增加。
国内对心室辅助装置的探索也一直在推进。
2017年以来,研发和应用主要局限于短期心室辅助泵。
阜外医院团队曾研制 FW-II 轴流泵,并获得 CFDA 批准临床应用,在国内首次成功临床应用救治 5 例急性心梗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
2014~2017年,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长期可植入式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 CH-VAD 血泵,并通过 CFDA的型式检验。并在国内首次成功救治 3 例终末期心衰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
其中 1 例目前已携带血泵生存超过 5 年,无出血、血栓形成、感染、心衰复发和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是中国首个心室辅助装置长期替代治疗患者,并且也是中国携带心室辅助装置生存时间最长记录者。
国内目前也有其他类型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在展开:永仁心(EVAHEART I)左心辅助系统、火箭心(HeartCon)和核心(CorHeart6)。
其中前2款血泵分别于2019年9月和2022年7月获得NPMA注册上市批件,而 CorHeart6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开展心室辅助装置这项临床技术的医院已从2017年的1家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20余家,救治终末期心室患者例数近150例。
其中阜外医院人工心脏团队完成EVAHEART Ⅰ、CH-VAD 和 CorHeart6三种心室辅助血泵植入术 70 例,术后 2 年生存率 90%,等同心脏移植“金标准”治疗效果,未来在国内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胡院士指出,中国心衰人工心脏治疗的时代已来临,未来还需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做好技术团队的规范化培训和临床质量控制,严格技术规范并及时上报数据;
二是强化术后患者的管理和随访,建立心室辅助装置并发症监测和紧急情况处理机制,保证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国内该技术整体仍处于临床推广阶段,他认为,需要进一步推动医工结合、药监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保险多方面力量联合,积极参与和制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突破关键技术,创新支付和保障模式,从而造福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