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5
近日,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确保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来源:国资智库
不久之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将享有同等待遇。
“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争取各方支持。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目前各方已达成一致,在纳入地方规划、落实资金投入、医院定级、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确保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国资委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已经审议通过,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履行报批程序。
01|完成平稳过渡
落实全国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支持推动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之一,该改革内容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
据了解,国有企业的医疗机构通过移交地方、资源整合、关闭撤销、重组改制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改革。
截至2021年末,国药集团陆续接收了东风汽车集团、哈电集团、中车集团、中国能建等13家国有企业举办的医疗机构,医院网络覆盖北京、上海、河南、湖北等12个省区市,共有床位1.6万余张,从业人员2.3万余人。
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向记者表示,在国企办医改革推进工作中,集团从战略层面指定一名副总专门负责,主要领导也多次带队拜访相关央企,增进改革交流;同时为医疗板块及时注资,确保改革资金充裕。
为了保障平稳过渡,在接收央企医疗机构后,不改变非营利性属性,不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大的改动,仅对举办人进行变更,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在改革过程中,同医院原母体企业一起,积极与职工交流,并严格履行职代会等民主程序,确保职工权益。在操作过程中,严格履行资产清查、审计、评估等程序,全面依法依规操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在管理方面,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认为,国药集团公司要“管战略、管目标、管评价”、对下“放政策(服务)、放资源”,管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依靠“公益性事业+经营性产业”双轮驱动,在兼顾央企办医公益属性的同时,借助集团全产业链资源优势,适度获取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医疗健康板块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落地后,国药集团以发展为本,强化产业模式创新,完成国药医疗产业孵化平台构建,现已形成综合医院与口腔、妇儿、肿瘤、精神病医院等多种特色医疗机构并存的立体诊疗格局。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借助国药全产业链的资源叠加整合优势,实现医疗学科、装备、人才等领域全面提升。强化员工获得感,绩效总额与经营业绩同步提升,让员工与企业一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一系列的改革后,医疗机构理念发生显著转变。“主业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明显增强。”刘敬桢表示。
湖北片区29家医疗机构由改革前亏损近2亿元,至2021年底全部实现结余。医疗机构造血机能有效修复,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此外,整合之后的企业,学科建设明显提升,竞争力持续增强。目前已经培育打造出33个省级重点专科,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技术实现区域领跑。组建了以王俊、王松灵院士为代表的顶级医疗专家团队,成立了骨科医生集团、胸部疾病诊疗联盟等学科专业团队。
02|组成健康产业生力军
在重要央企剥离医疗机构的同时,以健康产业为特色的中央企业也通过整合等方式,在行业内形成了新势力。
在航天科工、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大型央企的大力支持下,通用技术集团累计与20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达成合作,共承接医疗机构339家,医疗机构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合计开放床位约4.5万张,年门急诊量超过2800万人次,职工人数超过5万人,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拥有床位数量领先、网络覆盖全、全产业链特征明显的央企医疗集团,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向记者表示:“我们集团充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为医疗机构全方位赋能,促进医疗机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投入赋能,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设备购置,全面改善就医环境。”
2019年以来,通用技术集团累计批复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投资近30亿元,有效改变了国企医院长期以来作为辅业投入不足、欠账严重的历史问题。
“我们协同赋能,围绕重点学科组建医院联盟和专科联盟,加强学科建设。下属各医疗平台共组建专科联盟35个,通过内部帮扶带动,学科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于旭波表示。
截至目前,通用技术集团已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2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6个行业特色专科,并对管理规范、运营状况较好的医疗平台,加大投资和资产处置、干部管理等方面的授权力度,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全面完成各医疗平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向核心关键人才倾斜的薪酬制度,实现薪酬兑现与绩效强联动,有效激发医疗机构发展的内生活力与动力。
03|享同等待遇
2020年底,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争取各方支持。国资委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目前各方已达成一致,在纳入地方规划、落实资金投入、医院定级、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确保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据了解,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已经审议通过,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履行报批程序。国资委要求,文件印发后,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要吃透政策、抓紧部署、认真落实,把政策红利转变为医院改革发展的动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水平。各地国资委也要积极协调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在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时,统筹考虑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将加强跟踪指导,做好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表示:“国有企业的医疗机构通过移交地方、资源整合、关闭撤销、重组改制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改革,截至目前,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525个医疗机构(涉及职工21.7万人),已完成改革2515个,完成率99.6%。”